2)第112章 出殡_桃源小神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个字的说,‘花’指的是用白纸和蓝纸叠成小花,然后粘连起来,形成一个类似于灯笼状的东西。

  ‘吊’则是要串在一个很长的棍子上,将其吊在院门之外。

  而打吊花,说白了就是让人站在下面,将上面的那些小花都打下来。

  这种事,也是有两种说法的。

  一,如果死者是寿终正寝,那吊花挂在外面,可以任由街坊四邻或者是村里的孩子们来打着玩。

  二,如果死者缺死、惨死,就好比张全柱这种,则必须是由他的女儿,也就是张彤来打。

  这个风俗到底有什么寓意,王晨之前并不知道,但他下午问了李延一老爷子。

  李老爷子说,吊花在冥界就相当于是一个指引的灯笼。

  一方面是可以照亮黄泉的路,让死者走的更安全一些。

  另外一方面,则是可以指引死者在进入地狱前,最后在眺望一下家里的情况。

  不过,这种说法,是有些矛盾的。

  按照李老爷子的说法,一般打完吊花之后,死掉的人就彻底进了地狱,是无法再回来,更无法与亲人有什么联系了。

  但他转口却又说,头七那天,死掉的人还能再回来看看。

  当他说完这两句话时,王晨觉着有些好笑。

  他可不觉着这是李延一年龄大有些糊涂了。

  可是,这种事情,本身就存在很多的矛盾点。

  就好比下葬这种事,古话常说人死之后,入土为安。

  可现在,除了一些村里之外,城市里大多都实行起了火烧,烧过之后将装有骨灰的盒子放到一个用水泥砌成的小坟墓里。

  水泥并不是土,更达不到尘归尘土归土的说法,这难道不就是矛盾吗?

  不过,王晨倒也没有刻意的去较真。

  这些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,无数的先辈,将这些东西归纳总结,并传给下一代,必定就有深意和寓意在里面。

  存在,即是道理。

  至于到底存不存在,或者矛不矛盾,倒也不那么重要了。

  一众亲戚围在门口,边烧着纸,边看着张彤打吊花。

  整个过程很顺利,也很快速。

  事后,众人回到院里,开始忙活起了早饭的事宜。

  六点钟左右,张彤家的亲戚陆陆续续的都赶来了,村里的一些邻近之人,也都出现在了院门口。

  不多时,李延一老爷子也来了。

  他开始吩咐王晨准备出殡的各种事宜。

  一番忙活之后,已然是八点一刻。

  丧时已到,抬棺出院。

  棺材立于两张长凳之上,张彤手握瓷盆,面对棺材大喊三声‘爹’随即将瓷盆摔碎,而后八仙(抬棺人)便将棺材抬了起来。

  接着,便是送殡。

  送殡的过程很慢。

  几乎是走三步,停半步。

  而这种丧事,是不允许唢呐鸣丧的,所以整个期间,除了张彤一家人的哭泣声音之外,就只剩下了四周一众村民的议论声。

  各种言语层出不穷。

  有人同情小燕张彤母女,有人惋惜张全柱正直壮年便驾鹤西去,当然,也有认暗暗窃喜,日后小燕成了寡妇,倒是让那些村霸流氓们又多了一个选择的目标。

  哭哭戚戚,一路向西。

  半个小时后,送殡的队伍,走出了村口。

  棺材停下,张彤以及她的一众亲戚跪地大哭,目送抬棺人抬着张全柱往事先准备好的坟坑而去。

  桃源村有一习俗,送殡的人除了女婿之外,其他人当日是不能进坟地的,必须得等三天后。

  所以,在这里少停片刻后,一众人便都陆续往张彤家走去。

  整个过程,很是顺利,值得一提的是,张彤的二叔,也就是张全军竟也来送殡了。而且整个期间,他哭的声音最大。

  而恰恰是他这份出乎众人预料的大哭,让小燕和张彤都心生了一种不安的情愫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