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91章 我女人们1更_张铁根柳如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丁应平对这个话题有浓厚兴趣,所以问欧阳佟,你怎么看?

  欧阳佟坦率地说,我建议您别参与太深,吃力不讨好。

  丁应平说,为什么?难道你觉得会失败?

  欧阳佟说,不是我觉得会失败,而是肯定会失败。

  这话丁应平有点不愿听,说道,你这个小佟子,说话太绝对了吧。你说说,为什么一定会失败?

  欧阳佟说,这个决策没有问题。关于报刊行,我还是了解一点的。全国范围内,报刊行,只有一支队伍,一个平台。这就是邮局的行平台。可这个平台太老化太僵化,基本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套路。后来虽然搞了二渠道,但在这个领域,市场化改革既不深化也不成功,二渠道在书籍行领域,基本是春秋诸雄之间的军阀混战,而在报纸行领域,则基本只是终端平台的置换和重组,最多也只能算了游击队,更多的,甚至是游兵散勇。到了今天,全国各大报刊,均建有自己的终端平台,那也只能算是半正规化的县大队或者区域纵队,没有一支堪称正规军,更没有一队经过严格训练正规化的特种部队。如果谁能够将这些县大队区域纵队收编,组成一个正规化兵团,谁就是未来报纸行的老大。市场的竞争,说到底,是渠道的竞争,渠道是由平台对接而产生的,从这种意义上说,谁能有效整合这些终端平台,谁就能成为未来报刊行界的老大。以省级党报的资源优势,建立这样一个资源整合机构,市场前景是绝对看好的。应平问,那你为什么说日报的行改革一定会失败?

  人才。欧阳佟说,最关键在于有没有适应市场化展的人才。您是当市委书记出身,当市委书记,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抓经济建设,就是将党政工作与市场化有效接轨,对吧?所以,在抓市场经济方面,在掌握和了解市场化人才方面,您是专家是高手。对于日报集团的现状,您一定是清楚的。这是一家体制内机构,所有的人,都是体制内培养的,思想意识已经固化。靠这样的人去和市场接轨,您认为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?让一帮完全不懂市场并且思想已经固化的人去对接市场,您能想象那种结果吗?

  丁应平说,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吧?据我所知,雍州都市报这些年坚持市场化探索,成效是不错的,既锻炼了队伍,也培养储备了人才。

  欧阳佟就是要将话题引到这里,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,自然不肯放过。他说,我知道长说的储备人才指什么。您不就是指陈忠吗?对于这个陈忠,您了解多少?丁应平说,你很了解吗?欧阳佟说,我也不了解。丁应平笑了,你不了解,那你想说什么?欧阳佟说,我虽然不了解陈忠,但我了解雍州都市报这两年行量大增是怎么回事。这件事,与陈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