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7章 写信_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李清照就有这样的人气,她就是在人老珠黄没车没房的落魄时期,也有群鲜衣怒马的纨绔倾慕她。何况现在的她,正是年华容貌的巅峰时期,还是当朝宰相的儿媳。

  听说是李清照密友,那边的贾晓红不免又看了过来。她看待高方平的眼神充满了一种好奇的神采。

  “姓高的,你到底写了什么给人家小安?她现在都不说话?”梁小姐又问道。

  “我不和你说话了。”高方平扭开头不鸟她。

  梁小姐暗暗觉得好笑,意料不到这小子脾气还蛮大的,其实仔细想,他真的只是有些有趣的滑稽,并不讨厌的说。

  “大人的词,平淡处见精奇,端的是辛酸凄怨之美。草民母女二人,此生始终漂泊无定,经历辛酸,于词中读出感悟良多,受情绪所扰,倒不是有意拖延,请诸位见谅。如今,终于找到情绪,可以唱奏大人的名词了。”

  这个时刻,台上的母女二人起身一福。

  “真的假的?”

  “平时你们唱的挺好,不用为某东京来的大人说违心语言。”

  “别想不开啊!乱唱庸词导致人气大跌,你们会失去饭碗,那得再次漂泊。”

  “可惜了啊,她们是人气才子燕青倾力打造的!事业到此止步了!”

  小安也不管大家情绪几何,拨动琵琶的那一刻,场面上的声音慢慢的落定了下来。

  “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……”

  明星小萝莉声情并进,清脆的嗓音合着节拍,伴随着器乐声同步推进的时候,场内的声音终于全部静止下来。

  “染柳烟浓,吹梅笛怨,春意知几许?元宵佳节,融合天气,次第岂无风雨?来相召、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”

  “……中州盛日,闺门多暇,记得偏重三五。铺翠冠儿,捻金雪柳,簇带争济楚。如今憔悴,风鬟雾鬓,怕见夜间出去。”

  “不如向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”

  一曲唱毕,整个楼层显得很静,唯有窗外街市上熙熙攘攘的声音传入。

  这明显是经历沧桑的女人所作?所以为啥会是花花太岁写出来的?

  大宋固然也有大牌词人专为名姬写词的惯例,但这里的才子佳人们打死不信,高衙内能有此才情,会为小安母女写出这样的词。

  可这些饱学之士们搜空脑瓜,也找不到这首词的出处?

  “此纨绔乃李清照密友,你们说,会不会是易安新作被他盗用?”

  “确有李清照平淡处显精奇的风格……却又似有些不像,李清照此时春风得意,断无心境写这样的词。”

  一个当地比较有名的蒙学先生道。

  高方平不得不感叹,这貌不起眼的老头说对了。

  这首是经历沧桑后的李清照晚年作品。特别最后一句“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”,平淡语调写穿毕生酸苦,一种大彻大悟的凄美又不甘心。

  富过,贵过,爱过恨过,烂漫过,还做过宰相儿媳,她怀念着旧时鲜衣怒马,也怀念着旧时国朝家园的那片繁华。但老时纵使香车宝马却也无心情娱乐,应该就是李清照当时的心境。

  一曲唱完毕后,许久,贾晓红还处于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下。这个楼上,兴许距离这首词意境最接近的人是她。

  对于贾氏,曾经经历过的热闹和节日喜庆,而今物是人非,虽然还没陷入孤身地步,但几乎等于在守活寡的她听后心情异样:地位尊贵又荣光照人,北1京的繁华又与自己何干,卢俊义都不欣赏自己,自己还能去欣赏其他?

  她的心情又实在无处明说,正经历家庭变化,怀着世事难料的心理,彻底的融入了这首词的语境当中。

  “香车宝马”更是卢贾氏的一种表面光鲜,北1京的富贵人家圈子往来频繁,但多数时候她只有谢绝了别人的好意。有苦只能自己吞,勉强维持着卢夫人的名望。

  梁家小姐若有所思,然后神色有些诡异的盯着高方平的后脑勺。

  这个场合里其他喜欢无病呻吟的文青,全被震住了。

  汗。

  高方平在心里推演过很多现场气氛,却没想到会是这样。他们的的确确是被震住的表现。

  看来高估了古代文青们的智商和病入膏肓程度,若非这样的心态和风气,女真人南下时候就不会那么容易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